原來是來自南美洲的“清道夫”,會吞食魚卵,水產(chǎn)專家提醒市民不可隨意放生
“這魚看起來真怪,外殼像鱷魚一樣硬邦邦的,全身還布滿花紋長著刺,有沒有人能鑒定一下?”昨日上午,市民黃先生撥打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,稱前天晚上他在村里的小溪里,意外捕撈到一條“怪魚”,身上分布著豹紋、嘴巴長在身體下方,就連捕了30多年魚的父親也搞不清楚:這到底是什么魚?
經(jīng)鑒定,“怪魚”學名叫下口鲇,原產(chǎn)南美洲,身上花紋繁雜,被引入中國后一般作為觀賞魚飼養(yǎng),因為能吃魚缸中的垃圾,被人稱為“清道夫”。專家提醒,“清道夫”為外來物種,不僅吃水中的垃圾,也會吃魚卵、魚苗,市民不可隨意放生。
小河里捕到“怪魚” 身披豹紋“鎧甲”
昨天下午,記者在晉江池店鎮(zhèn)潘湖村黃先生的家中見到了這條“怪魚”。“怪魚”被黃先生的父親黃阿伯放置在一個紅色的水桶里,長約30厘米,重將近500克。記者看到,“怪魚”的頭部有點扁,眼睛和鼻孔長在頭頂上,嘴巴藏在“下巴”底部,與肚子連在一起。魚的嘴形就像年邁的老人,看不到牙齒。身上的花紋黃黑相間,有點類似“豹紋”,魚鱗堅硬像一身鎧甲。
今年60歲的黃阿伯說,18日晚上,他的兒子在村里一條小河捕獲這條“怪魚”。黃先生說,當時魚在漁網(wǎng)里一邊游一邊往上躥,看起來力氣不小。“我從小就在溪里捕魚,捕了30多年了,也沒見過這種魚。”黃阿伯笑著問,不知道這種魚叫什么、能不能吃。
“怪魚”為“清道夫” 不可隨意放生
昨天下午,記者將“怪魚”的圖片發(fā)給水族館的工作人員和泉州市水產(chǎn)技術(shù)站的專家。經(jīng)過鑒定,“怪魚”實際上是“清道夫”魚,又名吸盤魚、垃圾魚。泉州市水產(chǎn)技術(shù)站人員小張告訴記者,“清道夫”的學名其實叫下口鲇,原產(chǎn)南美洲,身上花紋繁雜,被引入中國后一般作為觀賞魚飼養(yǎng),在水族館也能買到,并不是什么特別的魚。有養(yǎng)魚行家表示,像黃先生捕到的這么大的“清道夫”在水族館一只售價一般不超100元。
“這種魚是外來物種,主要以魚類排泄物、海藻為食。”小張說,“清道夫”生存能力強,并且會吞食魚卵,大量的“清道夫”存在可能會妨礙其他魚種的繁殖,破壞所在水域的生物資源多樣性和生態(tài)平衡。她提醒市民,“清道夫”為外來物種,不可隨意放生。此外小張還表示,“清道夫”其實是可以吃的,在原產(chǎn)地也屬于食用魚,但是口感不好,骨頭很多,不建議市民食用。